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10476-85-4 > 10476-85-4 / 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前后那些事儿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10476-85-4 / 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前后那些事儿

肿瘤发生骨转移后的主要症状为剧烈的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并可导致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以至截瘫、高血钙症等不良事件。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导致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在临床上,医生一般是根据疼痛级别给予相应级别的药物镇痛,放疗对于局限性骨转移可达到缓解压迫、止痛等效果,但对多发转移几乎无能为力。

理化特性

氯化锶[89Sr]是一种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发射平均能量为1.463MeV的β射线,半衰期为50.5天,锶与钙是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类似,进入体内后同钙一样参与骨矿物质的代谢。由于恶性肿瘤转移灶周围成骨细胞代谢活跃,有资料显示,注射后90天,骨转移灶内89Sr的滞留量仍可达20%-88%,因此可持久地维持药效。

治疗的主要目标

➤(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不良事件;

➤(3)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适应症

➤(1)由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所致的多发性骨转移肿瘤,99mTc-MDP骨显像证实骨转移病灶处有浓聚。

➤(2)原发性骨肿瘤未能手术切除或术后残留病灶或伴骨内多发转移者,99mTc-MDP骨显像证实病灶处有浓聚。

治疗方案

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正常饮食即可,一次静脉缓慢注射给药,氯化锶重复治疗间隔3个月或更长时间;

氯化锶治疗前的准备

1、治疗前应对骨转移进行确认,建议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

2、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常规,血肌酐>180 umol/L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30>90 g/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在没有合并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情况下,权衡利弊,血细胞计数的下限可放宽至:白细胞总数>2.4×109/L,血小板≥60×109/L。

3、氯化锶治疗前后行局部放疗是安全的,但治疗前后3个月内应避免行大野放疗(半身放疗)。

4、在氯化锶治疗前4~8周内、治疗后6~12周内应停用具有长效骨髓抑制作用的化疗药物。

5、双膦酸盐对氯化锶疗效无影响,可同时应用。

6、对于已接受过大剂量骨放射治疗和/或接受过另一种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应在使用前进行谨慎评估。

7、对于由于脊柱转移引起的脊索压迫,可能需要更快速的治疗,应避免单独接受氯化锶治疗。

氯化锶治疗后注意事项

1、注射氯化锶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但骨髓严重抑制的发生率较低。白细胞和血小板可比治疗前降低20%~30%,一般治疗后10~16周恢复正常。氯化锶治疗后主要为CTCAE1~2级的骨髓抑制。出现CTCAE3~4级骨髓抑制不到5%。

2、锶主要经肾脏与肝胆系统排泄。注射几天内,尿液及粪便将带有较低的放射性,需要注意小便清洁。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无明显辐射影响,不需要进行特殊防护。

3、5%~10%患者的疼痛在注射后3-6天内短暂加重,持续约2~7天。这种疼痛一般较轻,可用止痛剂缓解,通常预示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4、治疗后建议停止使用钙剂1个月,因在骨摄取氯化锶时,钙会参与竞争。

5、不会影响正常活动,剧烈运动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