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132810-10-7 > 132810-10-7/布南色林不良反应报告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132810-10-7/布南色林不良反应报告

布南色林是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研发,2008年4月在日本上市销售,2017年2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进口药品注册许可。该药为高度选择性的多巴胺D2及5-HT2A受体拮抗剂,与D2受体的亲和力分别为氟哌啶醇和利培酮的20和94倍,而与肾上腺素α1、2和β受体,组胺H1受体和胆碱能M1等受体的亲和力较低。此外,布南色林还具有较高的多巴胺D3受体亲和力;有研究表明,阻断该受体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大量的文献资料都在关注新药的疗效,那么它的安全性如何呢?我们来看几个临床病例报告。

布南色林不良反应报告

一 布南色林引起的神经性恶性综合征

OhoyamaK, Tanii H, Motomura E, et al.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induced byblonanserin[J]. The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11, 23(1).

病例

一名30岁患有精神发育迟滞并有严重智力障碍(IQ<45)的女性,因为失眠、精神运动性激越、自言自语和被害妄想首次入院治疗。7天的药物清除期后给予布南色林8mg/d,用于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如情绪激动,幻觉和妄想。

用药后她的躁动行为有所改善。布南色林治疗7天后,病人出现高烧(100.4°F)并且肌肉僵硬,脉搏率增高(104bpm),白细胞水平升高(8.5×109/liter),伴有锥体外系症状和出汗,怀疑患者为神经性恶性综合征(NMS)。布南色林停药后,患者接受了地西泮治疗,第二天开始退烧,血清白细胞水平正常化(5.7-5.9×109/liter)。由于C反应蛋白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所有症状在地西泮(用于NMS的精神安定药)治疗后迅速消失,所以排除了传染病的可能。

讨论

本病例显示,在服用布南色林治疗后,可出现神经性恶性综合征。布南色林是一种新型的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具有有效的D2和5-HT2受体拮抗作用。由于布南色林的受体结合特征和药理学特性,某些副作用如锥体外系症状往往比氟哌啶醇要少见。此患者以前没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精神发育迟滞,这是恶性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智力障碍患者中,应考虑其他几个危险因素,其症状通常包括脱水、激动、营养不良和疲劳。因此,在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对具有恶性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特别谨慎。

二 布南色林导致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性情感障碍的心境变化

Min A,Kim D. Blonanserin-induced mood alteration in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disorder: two cases[J].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and Neuroscience, 2013,11(3): 165.

病例1

一名25岁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在布南色林8mg/d治疗1周后出现了轻躁狂。2003年他16岁时被首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症状为幻听和关系、迫害妄想,已使用各种抗精神病药物9年,患者症状没有缓解,并伴有间歇性恶化。2010年以来,一直服用奥氮平5-20mg(最终剂量10mg),阿立哌唑15mg,氯硝西泮0.5mg和苯托品1mg。2011年2月,他出现食欲和体重增加,因此又加入了氟西汀20mg持续了7个月,直到2011年9月未出现心境变化。

2012年3月,患者的关系妄想加重,5月份他抱怨他的邻居说他坏话,并传遍了整个社区。于是又添加8mg/d的布南色林,十天后他的妄想程度下降,但却出现了轻躁狂发作,如兴奋、情绪高昂,多动。患者说自己要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每天写诗几个小时,致力于做一名专业诗人,躁狂量表(YMRS)得分19分。一周后,布南色林停药,4周后症状消失,YMRS评分4分。

病例2

一名38岁男性在开始使用布南色林后躁狂发作。他于2012年5月首次就诊,两周前开始的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他声称他的同事们在工作中欺负他,并设下陷阱让他被解雇。他的家人报告说,他指责他的兄弟是公司的间谍,他父亲是北韩间谍。此外,他还有一些奇怪的行为,如游荡和捡垃圾。于是给予布南色林6mg/d,阿普唑仑0.375mg/d,苯托品2mg/d。服用药物不久,他表现出轻微的辩论态度和活动增加,但其行为在正常范围内。两周后,布南色林剂量增加到8mg,他表现出轻微的兴奋和精神运动性增加,符合轻躁狂发作的标准。

两周后,布南色林加到16mg/d,患者出现躁狂症状,包括话多,多动,易怒,自高自大和飞行的想法。躁狂YMRS量表得分27分,加入丙戊酸盐500mg/d,布南色林剂量降至12mg/d,他的躁狂发作持续了两个星期。当停用布南色林后,他的躁狂症状在2周内消失(YMRS得分2分)。

讨论

两名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的患者在开始使用布南色林后出现了躁狂/轻躁狂发作,以下因素可能有助于这一发现。首先必须考虑分裂情感性和双相障碍的误诊,本病例中的患者都没有抑郁或躁狂的病史。此外,必须考虑同时服药的效果。第一个患者的服药方案持续数年,没有心境变化,他接受氟西汀治疗7个月也没有心境改变;第二个患者在接受布南色林的同时也服用了小剂量的阿普唑仑和苯托品,但是,他的躁狂发作消失在停用布南色林而其它药物不变的条件下。在使用布南色林前没有停用其它药物,也排除了戒断效应的可能性。

因此,患者出现的躁狂和轻躁狂发作可能是由布南色林引起的,这也得到了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躁狂的相关证据的支持。必须考虑药物服用时间与心境变化之间的间隔。两名患者在接受8mg布南色林2周内出现轻度症状,该间隔与利培酮(平均15天)相似,比喹硫平(平均19天)短,比齐拉西酮(平均5天)长。不清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心境变化是否有剂量依赖性。据报道,小剂量如2mg利培酮或5mg奥氮平可引起心境改变。类似的,在我们的病例中观察到的轻躁狂发作始于小剂量的布南色林(8mg),第二个病人在将布南色林剂量增加至16mg后躁狂发作,这种剂量增加后症状的恶化可能归因于疾病的自然过程。

以前的病例报告表明,停药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针对轻躁狂。然而,也有其他一些方法用于缓解躁狂,如添加情绪稳定剂或另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一些患者对减轻引起躁狂的药物剂量有反应,但我们的第2名患者在添加丙戊酸盐或降低布南色林剂量后都没有改善,在停用布南色林后,躁狂症状才得以缓解。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A受体的高亲和力可能是引起躁狂/轻躁狂的原因,布南色林是5-HT2A和D2拮抗剂,尽管其抗5-HT2A活性已被报道低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布南色林也成功治疗了一例抑郁症的病例。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显示,布南色林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良好疗效,表明药物可能产生抗抑郁作用。

三 布南色林引起的低钠血症

Bavle A.A case report of blonanserin-induced hyponatremia[J]. The Journal of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4, 26(3): E43-E43.

病例

一名54岁女性重症抑郁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持续了3个月,给予文拉法辛150mg/d,利培酮4mg/d。在治疗2个月内,她的抑郁症状明显减少,精神病性症状消退。由于患者抱怨镇静的不良反应,所以停用了利培酮,换为布南色林4mg/d,一周后逐渐增加至8mg/d。她报告病情进一步好转,镇静消失。服用布南色林8mg/d四天后,她出现了头晕、注意力集中困难、乏力、疲劳、全身无力,她需要扶持才能走路。被送入医院,检测到低钠血症(钠水平,128 mmol/L),身体其他各项指标检测均正常。于是,停用布南色林和文拉法辛。4天内钠盐水平恢复正常,她的临床状况有所改善,副作用在一周内消失。重新服用文拉法辛150mg/d,密切监测钠盐水平。一个月后,她完全缓解,电解液水平正常。

讨论

已知一些精神药物会引起低钠血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良综合征。在抗抑郁药中,SSRI已被证实可导致显著的低钠血症,虽然文拉法辛具有有效的5-HT能活性,但它不太可能引起低钠血症,相关的临床病例也非常罕见。在本案例中,文拉法辛服用2个月后出现低钠血症,文拉法辛的重新引入并未引起低钠血症。因此,可以合理的得出结论,布南色林可引起低钠血症。

参考文献

1、OhoyamaK, Tanii H, Motomura E, et al.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induced byblonanserin[J]. The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11, 23(1).

2、Min A,Kim D. Blonanserin-induced mood alteration in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disorder: two cases[J].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and Neuroscience, 2013,11(3): 165.

3、Bavle A.A case report of blonanserin-induced hyponatremia[J]. The Journal of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4, 26(3): E43-E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