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CAS号数据库 > 98-96-4 > 98-96-4/吡嗪酰胺的作用机制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98-96-4/吡嗪酰胺的作用机制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是一种在治疗活动性结核(tuberculosis, TB)的初始阶段(通常为治疗的最初2个月)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且与其他药物联用。PZA的抗菌谱相对较窄,仅证实该药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非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的抗菌活性具有临床意义。

吡嗪酰胺的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母体化合物被动进入细菌,通过细胞质内的吡嗪酰胺酶(pyrazinamidase, PZase)代谢为吡嗪酸;吡嗪酸为该药的活性形式。目前尚不明确PZA的确切作用机制。PZA及其类似物5-氯-PZA可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的脂肪酸合成酶Ⅰ(fatty acid synthetase Ⅰ, FASⅠ)。通常认为PZA是一种抑菌药物。

目前认为PZA在酸性pH环境中(例如,在巨噬细胞中)的活性更强,且其抗休眠或半休眠微生物的活性也比抗活动性微生物的活性更强,但仍不明确PZA抗细胞内微生物的作用。一项研究发现,在中性或碱性pH环境中,吡嗪酸停留在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外,但在酸性pH环境中则在细胞内聚集。该研究还发现,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对PZA不敏感)可将PZA转化为吡嗪酸,但由于细菌细胞的主动外排机制,即使是在酸性pH环境中,代谢物也不会在细胞内聚集。其他分枝杆菌菌株缺乏PZase活性且没有吸收药物的转运机制,所以似乎对PZA具有天然耐药性。

PZA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似乎可促进异烟肼和利福平的灭菌效果。对于特定人群,这种作用使治疗敏感性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所致感染的时间由9个月减至6个月。

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食欲降低、肌肉与关节疼痛及引起皮疹。严重一点的副作用可能会发作痛风、肝中毒}及对阳光较为敏感。不建议用于患有严重肝病或紫质症的患者身上。怀孕期间用药是否安全目前尚不明朗,哺乳期间用药则相对安全。本品为抗分枝杆菌类药物,目前相关药理机转尚待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