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在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区分细胞类型非常重要。常见的细胞培养类型有原代细胞、细胞系这两种,它们之间有啥区别呢?如何通过细胞特征来分辨?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细胞系和原代细胞之间的区别。
定义:原代细胞是直接从活体组织(如皮肤、内脏、血液等)通过酶消化(如胰蛋白酶)或机械分离法获取的单细胞,首次在体外培养的细胞。
生命周期:原代细胞的分裂能力有限,其可传代次数因细胞类型、来源(如供体年龄)和培养条件等因素而异,通常在进入衰老前只能进行数十次分裂。
定义:细胞系是指原代细胞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建立的细胞群体。根据其增殖潜能,细胞系可分为两类:
有限细胞系:它们是原代细胞传代后直接形成的,增殖能力有限,经过一定次数的分裂后会进入衰老期。
无限细胞系:它们是有限细胞系在培养过程中发生转化,或直接来源于肿瘤组织,从而获得了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群体,可以被永久传代培养。
难点:分离技术要求较高(需无菌、快速操作),贴壁率低,存活时间短,需优化培养基成分(如添加生长因子)
成本:细胞来源活体,取材成本较高,培养试剂较为昂贵。
优势:标准化培养流程,适合常规培养基(如DMEM+10%胎牛血清),易于冻存和复苏。
成本:价格低廉、可大规模扩增。
原代细胞的适用场景:
药物研发:更精准预测体内药效/毒性(如药物EC50值在细胞系与原代细胞间差异显著)
个性化医疗:患者来源的原代细胞(PDCs)用于个体化药物筛选(如胆管癌对雷公藤红素的敏感性测试)。
基础研究:细胞分化、信号通路、代谢研究(如脂代谢模型需原代脂肪细胞)
局限:批次间差异大,实验可重复性低。
细胞系的适用场景:
高通量筛选:大规模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文库筛选)、药物初筛。
机制研究:过表达/敲除基因的功能验证(如NG108-15细胞用于神经内分泌研究)
局限:遗传漂变可能导致结论偏差,体内外结果一致性低。
鉴于原代细胞和细胞系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本质区别,这会直接影响实验设计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无论是实验室的新手还是资深研究者,都必须掌握准确辨别并正确处理这两种细胞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