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动态 > 细胞培养须知:原代细胞培养的注意8大事项

手机扫码访问本站


微信咨询

细胞培养须知:原代细胞培养的注意8大事项

     原代细胞是从人或动物供体组织直接分离,经机械/酶消化成单细胞或混合细胞群,在体外模拟生理环境(无菌、37℃、5%CO₂、定制培养基)中短期存活并有限增殖。需通过差速贴壁或抑制剂纯化目标细胞,广泛应用于药物测试、分化研究及病毒宿主机制分析。

 
    原代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原代细胞培养成功的基石。细菌与霉菌污染占失败案例的80%以上,需以预防为核心:操作前紫外消毒≥30分钟+器械乙醇浸泡;取材后立即双抗漂洗;培养基添加抗生素仅作临时防护(如0.5%Primocin)。污染后难以彻底清除,因细菌生物膜、支原体穿透性及霉菌孢子抗性均可能导致细胞报废,需废弃污染样本并彻底环境消杀。
 
    (2)培养基:培养基需满足细胞营养、渗透压(哺乳类260–320mOsm/kg)及pH(7.2–7.4)等生存条件。因物种与组织差异(如神经元用Neurobasal+B27,昆虫细胞用MGM-448),需通过预实验筛选配方:测试细胞增殖速度、贴壁率及形态稳定性,并验证血清批次适用性。添加生长因子(如bFGF)或抑制剂(如BrdU)时,需定制浓度;无血清培养基适用于特定分泌实验。
 
    (3)小牛血清:胎牛血清(或优质新生牛血清)对维持细胞存活及增殖至关重要,其白蛋白、转铁蛋白和生长因子是核心功能成分。需预筛选至少3个批次:通过细胞增殖率(CCK-8法)、贴壁率及无污染检测(如支原体PCR)综合评估;选定批次后应分装冻存、避免反复冻融,并全程用于同一项目。若需切换批次,需交叉培养验证细胞适应性72小时。
 
    (4)胶原酶溶液:胶原酶溶液需新鲜配制,因冻存(含-80℃)会导致酶空间结构解折叠,活性不可逆衰减。若需保存,应分装避光存于-80℃且≤2周。消化时需实时监控组织状态,延长消化时间将加剧细胞膜损伤与代谢紊乱。
 
    (5)L-谷氨酰胺:几乎所有细胞对其有高需求,是合成核酸/蛋白质的关键底物及能量来源,缺乏会导致生长停滞甚至死亡。但其降解产物氨(NH₃)具有强毒性(>2mmol/L即抑制代谢),建议:
 
    单独分装后-20℃冻存,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前临时加入培养基;
 
    4℃保存超过7天需补加全量,若培养基变黄(pH>7.6)则废弃换新液;
 
    对氨敏感细胞(如神经元),优先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替代品。
 
    (6)静置培养:消化分离后的初期(24-72小时)需保持培养环境稳定,避免物理扰动。但需每日远程监测培养基颜色(pH)、CO₂浓度及温度。若培养基变黄或出现悬浮颗粒,应立即终止静置;对包被依赖性细胞(如神经元),静置前需进行基质预涂布。
 
    (7)消化时间:通常消化至肉眼可见微小组织颗粒即可,因为此时组织颗粒已松散,稍加吹打即可形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过长的消化时间往往导致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培养成活率降低。
 
    (8)生长因子:经消化、贴壁等常规处理后,原代细胞培养仍需针对性添加生长因子。例如胰岛素可增强代谢底物摄取;EGF、bFGF等能促进有丝分裂,但成本较高。特殊类型细胞(如神经元、干细胞)还需组合特定因子(如VEGF、KGF)以维持功能。
 
    原代细胞培养的成功,依赖于无菌操作、培养基定制、血清筛选等环节的精准协同调控。未来需推动无血清培养基降低批次差异,结合自动化监测优化消化终点。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个体化疾病模型及精准药物筛选平台,但需同步突破传代极限并完善伦理规范。
欢迎光临研域商贸!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 QQ:2881498722
  • 手机号码:15800441226
  • 服务电话:021-54721350
  • E-mail:2881498722@qq.com
  •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558号9幢2447-12室
分享到  

友情链接:
elisa试剂盒 elisa检测试剂盒 上海晶抗生物 elisakit 植物elisa试剂盒 CAS号数据库
Copyright © 2006-2023 上海研域商贸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30217号-3 网站地图